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资讯

好品中国丨“洋水果”,成了“土特产”


谁说牛油果只能拌沙拉?

在云南

它蘸着酸辣汁水

变成“下饭神器”

融合咖啡

满口绵密、味道香浓

熬汤、炒饭……

各类吃法令人不得不感叹

创造者的智慧

北纬22度的“黄金产区”

牛油果,学名鳄梨

原产于中美洲

最早出现在墨西哥和危地马拉

2016年以前

国内所需的牛油果主要依赖进口

但如今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

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不仅改写了“牛油果靠进口”的历史

还成为国内唯一

能够批量且稳定

向市场供应优质国产牛油果的区域

“孟连”是傣语谐音

意为“寻找到的好地方”

牛油果引入孟连本土化种植

初步成功后

又经过了不断的

引种、试种、试错与改进

2016年

当地建成了3000亩牛油果示范基地

这个与墨西哥牛油果核心产区

同处北纬22度的边疆县

凭借年均19.6℃的气温

2149小时日照及弱酸性砂质土壤

成功复制了“黄金产区”的生态密码

截至2024年

云南省牛油果种植面积达16.6万亩

其中孟连县就占了12.07万亩

成为我国牛油果种植规模最大的基地

目前

孟连牛油果投产面积2.57万亩

年产鲜果1.95万吨

综合产值15.21亿元

鲜果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

成功替代了国内15%的进口牛油果份额

孟连已建成年产100万株的

优质种苗基地

和年产20万株的

无菌无性繁殖组培苗基地

并成功培育出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9个专用品种和12个栽培品种

基本可实现鲜果全年供应

从枝头到餐桌仅需72小时

清晨6点

孟连县芒信镇的果园里

果农们精准采摘下

已达八九成熟的牛油果

运送至县牛油果集配中心后

经过清洗、杀菌、智能分选

随即装入冷链车

72小时后

这些带有“树上熟”标识的鲜果

便能跨越千里

现身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

商超货架

静候消费者选购

这与过去的消费图景

形成鲜明对比

曾经

国人餐桌上的牛油果

主要依赖从墨西哥、秘鲁等国进口

需经30天左右海运才能进入国内市场

如今

随着国内物流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一颗孟连牛油果从枝头到消费者餐桌

全程最快仅需72小时

即便从西南边陲的云南

运抵西北边疆的新疆

也只需四五天时间

品质

是孟连牛油果的另一张王牌

当地严格践行“树上熟”标准

待果实自然生长至八九分成熟时采摘

确保风味自然醇厚

这有效规避了

进口牛油果为适应长距离运输

而提前采收所导致的“生涩感”

本土化种植的孟连牛油果

干物质含量稳定在22%以上

高于国际标准

这意味着更浓郁的果香

更饱满的口感

更高的营养密度

“森林奶油”邂逅民族风味

在孟连街头的饮品店里

坐满了品尝牛油果咖啡的年轻人

这款融合当地两大特产的新式饮品

已成为地域美食新名片

而更地道的风味

藏在农家灶台间

当地人将酸辣汁水浸润着绵密果肉

成就了令人欲罢不能的“下饭神器”

水腌菜拌牛油果

2024年12月

牛油果菜品品鉴会上

30余道创新菜惊艳亮相

涵盖了面点、饮品

甜点、汤品等七大类

牛油果鸡豆腐

牛油果土豆球

牛油果菠萝炒饭……

诸多菜品颠覆传统认知

如牛油果炖鸡汤中

果肉油脂替代食用油

赋予鸡肉独特清香

而牛油果土豆球外酥里糯

成为中西合璧的精致茶点

此外

深加工产业链同步蓬勃延伸

国内首条使用HPP技术的

牛油果果泥生产线

每年可生产5000吨果泥

牛油果面条、酸奶、冻干粉等

衍生品持续涌现

不断拓展消费场景

这颗远道而来的“舶来水果”

早已从最初的“陌生果实”

变成了餐桌上的常客

满足你花式摆盘的精致

也能化身惊艳味蕾的百搭食材

 

 

 

来源:人民网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