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迷醉云南 / 建筑

南天瑰宝-剑川石钟山石窟


在剑川葱葱郁郁的石宝山中,隐藏着17个美妙绝伦的、足以惊动世界的石窟,这就是被中外史学界誉为“南方的敦煌”的石钟山石窟。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多次考察剑川石窟以后,禁不住发出感叹:“北有敦煌壁画,南有剑川石窟”;1998年,一代武侠宗师金庸先生考察石窟时,也忍不住提笔写了“南天瑰宝”四个大字;我国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在考察石窟以后,顿时挥毫就写出了“神佛首选地,人间天堂山”的联句。

石钟山石窟,是一部雕刻在“石头上的南诏大理国历史”,是一门集哲学、文学、建筑、绘画、雕刻于一体的艺术之学。1961年她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大足石窟等同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钟山石窟以她厚重的文化,历史的沧桑,精湛的技艺,征服了无数人的心。石钟山石窟的开凿年代,基本可以确定为上迄南诏(唐),下至大理国(宋),距离今天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最早的石窟。杨慎《云南山川志》( 函海本) 载:“……( 石钟山) 在鹤庆府城西南一百里,……昔蒙阁罗凤琢观音像于壁,故又名观音山。南诏名山凡十七,此其一也。”赵宗瀚《石宝山小志·伽蓝篇》载:“石钟寺在中山石宝之南支也。蒙诏细农( 或作奴) 罗游猎至此,见岩龛刻诸佛天王像甚伟岸,濒岩一巨石,状如覆钟,遂建寺因以名之。盖当唐高宗时,其后递有修葺,今渐颓敝。”

石钟山石窟包括石钟寺区石窟(8窟)、狮子关区石窟(3窟)、沙登箐区石窟群(6窟)三大石窟群,共计17窟、200多躯造像,皆依山开凿,宏伟壮观。200多尊像中,除南诏历史人物雕像外,还有释加牟尼、八大明王等佛教造像和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樵夫、老翁、琴师、童子以及女性生殖器雕像等,无不栩栩如生,充满朴素的民间生活气息。最有价值的要数石钟寺石窟群里的一号石窟、二号石窟、七号石窟、八号石窟和狮子关区石窟的三号石窟。石钟寺石窟的一号石窟为“南诏王异牟寻造像图”,异牟寻及其侍从、官员的衣冠相貌,生活用具等等,无不真实自然,形象逼真,真实地记录了八九世纪南诏王国宫廷的政治生活,是研究南诏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二号石窟为南诏第五代国王“阁罗凤出巡图”,全窟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16个不同人物,场面宏大,布局严谨,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线条流畅、细腻,是石窟雕刻中历史文物价值和雕刻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窟。狮子关区石窟的三号石窟为“波斯国人”,虽头部被毁,但其旁边的“波斯国人”石刻足以说明:公元七八世纪的时候,大理地区与东南亚、西亚各国就保持友好往来的联系了。

在所有的石窟中,雕刻得最简单但最引人兴趣、最引人争议的就是石钟寺石窟中的第八号石窟——“阿姎白”雕塑。“阿姎白”是白族语对女性生殖器的称呼。一副女性生殖器的雕塑何以堂而皇之的挺立在庄严肃穆的以佛像、王者像为主题的雕像群中?这引起了无数人,包括联合国有关学者专家的极大关注,也引起了他们激烈的争论。有人说是少数民族地区性崇拜的产物;有人说是女性求子的崇拜物;有人说此物是当初雕凿不成功而随意打成的;也有人说这反映了人生老病死的规律;更有一些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有理有据地说:这与石钟寺的名字有关。石钟寺就是因为寺内有一大石形状如钟而得名,但这大石不仅像钟,也像男性的生殖器龟头。古人为了寻求阴阳平衡,于是便人工造了这女性生殖器。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云,莫衷一是。但今天,这尊雕塑的受欢迎程度远远地超过了其他石窟,无数的白族妇女和群众在他的面前顶礼膜拜,求她庇护生子。

总之,石钟山石窟作为唐宋时期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历史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遗存,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她是南诏宫廷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我国佛教艺术的瑰宝,是南诏大理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在中国雕刻艺术史上占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