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迷醉云南 / 宗教

在版纳邂逅金色佛光


每一位走进西双版纳的游人,在惊艳于繁复华丽的热带植物同时,也会被西双版纳身上那层金色的佛光震撼,彷佛一脚踏进了一座金灿灿的圣域。

曼飞龙笋塔。

数百年前,南传佛教传入云南省西双版纳,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这里佛寺建筑随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佛寺旁边或附近大多建有佛塔。

这些佛塔基本上由砖砌成,外敷石灰、涂料,大多是实心。佛寺、佛塔成了傣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场地,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圣殿。佛塔的样式主要有:缅式钟形佛塔、亭阁式佛塔、泰金刚座佛塔、八角形密檐佛塔,千姿百态。

每一位走进西双版纳的游人,在惊艳于繁复华丽的热带植物同时,也会被西双版纳身上那层金色的佛光震撼,彷佛一脚踏进了一座金灿灿的圣域。

曼飞龙笋塔。

★佛祖的金脚印 曼飞龙笋塔

曼飞龙笋塔在景洪市勐龙镇曼飞龙寨北侧的小山丘上,塔园所在地,地势平坦,连基的子母塔屹立在塔园正中,子塔共有八座,与主塔形成八角之状。塔基周围有16个托莲圆柱。笋塔底座属多棱形弥座。底座南侧有一处深洞,洞内保存有一个长约0.9米,宽约0.8米的金色足印,民间传为佛祖释迦牟尼的足印,据说是佛祖留给佛门弟子修建笋塔的标记。

屹立于须弥座上的主塔与子塔都是多层葫芦相垒的圆锥形体,八座子塔的底座上各建有一个屋宇状拱门佛龛,佛龛宇沿用具有民族特点的浮雕装饰,人字形檐边上侧,饰有许多傣语成为“咪睐”的饰物,脊顶立着一座装饰性的小塔。8个佛龛内各供着一尊佛像。主塔的塔身用瓷砖贴面,中部设有四个佛龛,供有四尊佛像。笋塔的塔身以白色为基色,有黄、白、红、绿相间的槽台,具有鲜明的多层立体感。

据史料记载,曼飞龙笋塔建于1203年,据传,释迦牟尼到此地讲经传教时,该寨名叫曼桂,佛祖正在苦口婆心地讲解佛教经典时,曼桂人不知何故,发出几声“尾龙”“尾龙”的呼喊,并迅速奔回村寨。佛祖十分生气,指责曼桂为“曼尾龙”(意为快速下逃之寨)后来人们自行将“尾”字改为“飞”字,使寨名变为曼飞龙。若干年后,当这里的傣族全部成为佛门弟子时,为了在哪里建一座佛塔而争执不休,于是佛祖便在此留下了一个足印,也就是上面提到过的那个塔座底下的金色足印。

当地傣族人欢度傣历新年时,都要到塔园内举行“赎塔”(拜塔)的活动,会热闹非凡,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民俗爱好者,建议在傣历新年的时候到此游览。

总佛寺。

★金碧辉煌总佛寺

总佛寺位于景洪城区东南侧,坐落在曼听公园东南角,是西双版纳佛寺之首,昔为西双版纳宣慰使拜佛场所,现在是西双版纳佛门弟子朝觐的中心。

据说寺庙始建于公元六世纪以前,现存的寺院是1989年重建的。总佛寺大殿屹立于院落中央,殿基高约一米,涂为紫红色,墙壁乳白色。砖木结构殿宇稿约7米,用古铜色挂瓦覆盖的屋面分为两个层次,上层为五面坡歇山式,屋檐与屋脊都形成三级台阶。下层为一面坡歇山式,两层间装有约一米高的隔檐板,屋面形状显得与众不同。五面坡屋脊正中屹立着三座造型不同的小塔,小塔两旁的屋脊上饰有陶质装饰。大殿门前的院心内建有一座底部为十字形的供台,供有金身立佛一尊,备有香炉烛台,供信徒膜拜敬香。

金色佛光。

总佛寺是西双版纳寺庙中等级最高的佛寺,州内各地佛寺主持不时前来参拜、议经;外地香客游人也常来朝拜,拜佛求经者参观问卜者络绎不绝,因此总佛寺的香火是当地最旺的,金灿灿的寺院和袅袅的香火相映衬,为美丽的版纳披上一层金色的佛光。

★低调金色曼阁佛寺

“曼阁”为傣族地名,意为哈尼族居住过的村寨。传说哈尼族南迁进入西双版纳时,在此渡江暂住,称此地为“打阁”,意为哈尼族渡口。后来,傣族在“打阁”近旁建寨,沿称曼阁。

原曼阁佛寺始建于1164年,原址在“打阁”渡口北侧,1598年在现址重建。曼阁佛寺院内建有佛寺大殿、经堂、鼓房、门庭引廊。佛寺大殿墙壁用红砖筑砌,三面坡结构的重檐屋面,用传统的挂瓦覆盖。屋面上部呈人字形,状若两间宽度不等的房屋重叠,使屋面屋脊呈现中部高、两侧低的台阶状。屋脊正中装有一座精巧的陶塔,两侧有许多莲包状、火焰状饰物和龙、凤形陶塑。整座大殿给人一种古朴宁静的美感,没有夺目的光泽,经过时间打磨的金色像是在诉说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让每一个踏进这里的游人都不自觉地噤声、慢步、驻足。

曼阁佛寺。

佛殿中堂是两行列柱抬梁结构,在列柱与墙壁之间架设副梁,建盖偏厦,副梁末端都安有伏象驮柱式饰柱,使房架结构显得别致古朴。殿堂靠西一侧设有一座约高2米的须弥座佛坛,供有一尊高大的释迦牟尼塑像。殿内还建有一个以七头小象为柱基的木质亭阁和一个诵经阁。举行拜佛和重大佛事活动时,佛寺主持登阁主持仪式、诵念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