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迷醉云南

[转载]一个飞虎队员眼中的昆明



昆明金碧路上的黄包车和行人

 

(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的云南,农民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耕地、种植、栽培和收获都要靠人力劳动来完成。尽管一无所有,人们仍然乐观,对良田里产出的作物心存感激之情。他们同甘共苦,热爱劳动、喜欢孩子、善待朋友。

“彩云之南”──云南地处西南边陲,那里的乡村有着田园牧歌式的宁静。可与希尔顿的“香格里拉”相媲美。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深入地研究云南人民及他们简朴地生活方式,我用画笔和相机将所接触到的他们的生活方方面面记录下来,既有欢乐的场面,也有悲伤的情景。我发现了他们为获取充足地食物而进行的不懈努力。云南人们无限的忍耐性及他们克服艰难困苦的精神,使我惊叹不已。

——Bert A.Krawczyk

Bert A.Krawczyk

 

作者简介:Bert A.Krawczyk,美国人。1943年,他作为陈纳德将军飞虎队的一员来到中国云南,他在这里度过了将近三年的时光,并用相机和画笔纪录了昆明的各个方面。

昆明拍摄的P-40战斗机

 

昆明的状元楼。青灰色的瓦顶和金碧辉煌的外观给人一种美感。20世纪40年代到过昆明的美军几乎都知道它

 

昆明的城中华丽的牌坊──金马坊和碧鸡坊

 

昆明城里华丽的城门,青灰色瓦片屋顶,深棕色的木辕因时间的关系颜色很暖。

城门的顶部设计比北部很多城门顶更弯,三层表面有雕刻的折门使得城门更加美丽。

 

当时的昆明电话局

 

昆明主要街道清早的市集,街上很多忙着上班的人以及叫卖的小贩,人们穿着很多款式的衣服。有自行车、黄包车

 

晨雨中的昆明光华街口,图中央挑着羊肉重担的妇女,注意这位妇女没有被裹过脚,大概她在乡下田里干活。

中国仅有全世界的7%的可耕地,但要养活25%的世界人口。因为山岭地带多和难以机械化完全靠人力完成的耕地

 

闹市区卖杂货的店铺

 

昆明熙熙攘攘的街道

 

代人读写在1940年那时候是个很兴隆的生意。代笔人在城市和乡村是很受欢迎的人

 

昆明街上的黄包车

 

一名美军飞行员和几个本地人在愉快地聊天

 

桥边休息

 

这位小伙从附近的水井里挑水给我们冲洗胶卷。他要把水挑到12英尺的平台上,然后将水注入用炸弹舱做成的水池里。

这样,通过重力的作用,水就流到了照片冲洗室。冲洗胶卷很费水,有时他得连续数小时用这样的方式供水,但他从不抱怨。

多亏他孜孜不倦的努力,才使这些照片的底片至今都如此完好

 

几个工休中的木工和砖匠站到镜头前并自豪的展示着他们的工具。这些木工曾在美空军基地建造过基础设施与楼房

 

羊街空军基地修建时为工程队做饭的男孩,他正在切肉准备烧菜。地面上铺满了木工做活时留下的木屑

 

一个在羊街空军基地工作的年轻木匠正在弹奏木弦。干了一天的木工活以后弹下琴是很不错的消遣。

这里很多工人带领全家随工生活。年轻人脚上穿的皮鞋在当时十分稀有

 

羊街空军基地,一位工人正在休息

 

工作间隙

 

一位年轻的母亲正抽空给自己的孩子喂饭,他们都住在羊街机场的建筑工地。孩子的父亲是建设机场的众多工匠中的一员。

 

当地老百姓和美军飞行员的合影

 

乡间池塘边的佛寺

 

沐浴在中国西南温暖阳光下的农舍。背景里的房屋向人们展示着当时标准的泥砖制作过程。

建造物的外表用泥水混合物加石灰来饰面。这样建造的房屋可以用很多年而且遮风挡雨都可以

 

夏日,在家门外的母亲和孩子

 

羊街乡间的祖孙四人,无关战争,无关时局,老人们同样不失仪容

 

老者很自豪地抱着孙子拍照。他坐在村里一口井的边上。手里拿着去赶苍蝇的掸子。小孩的父母在田间劳作把他托付给老者,他的神情透出自豪和威严

 

这座铸造精巧的大钟位于羊街镇外的乡间,手拿茶壶的中国人高兴地摆好姿势站立其旁,树木间花团锦簇,山谷的春天已经来临。

 

兄妹俩

 

云南陆良县附近一所房子里的教室,竹子笔杆的猪鬃毛笔蘸墨水来写字。

大部分同学都在埋头继续学习,但是一个男孩好奇地抬头看着来访者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坟茔

 

丰收的喜悦

 

孩子

 

一个种烟草的农民正在检查植物是否已经成熟。羊街坝子是块富饶的土地,农作物一年内就可成熟,

这些烟草就像其他的作物一样,收割后放到交错的竹子框架上晾晒

 

陆良城集贸广场,货物包括水果、蔬菜、木炭、纺织品及各种干货

 

陆良城城墙上方的道教寺庙

 

昆明近郊的小路

 

蓝天之下的昆明东寺塔

 

播种

 

赶集

 

马帮

 

几个羊街的妇女正在用棕叶编制垫子

 

市集小贩

 

铁匠父子

 

一个年轻的中国渔翁和他的鱼鹰

 

从钟楼顶部向下俯视城中的景象

 

乘风扬帆

 

 

 

 

 

《一个美国人难忘的云南印象》  

 

  BertA.Krawczyk /文、图

周彦之、烦老幺/译

烦老幺/翻拍、整理

来源:谁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