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迷醉云南 / 建筑

昆明居住情怀——“一颗印”


建筑是一种实体艺术,从它诞生之时起,就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成为承载人类文明信息的一种重要载体。特别是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更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当地历史及民俗民风的形成、自然环境的变迁、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重要信息的实物证据。因此,世界各国各民族都会把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物永久保存下来,作为与先人对话的桥梁,从中去体会领略先辈的智慧和追求。昆明地区的“一颗印”式民居建筑,可以看作一种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

昆明“一颗印”式民居大多分布于汉族和白族聚居的坝区较大的自然村落,山区苗族聚居的村落则很少发现,这是通过调查昆明周边近百栋老建筑而发现的一个规律。一颗印,作为昆明民居重要的建筑形式,可见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是由某一个原因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过程,一直延续的。

目前我们发现的“一颗印”式建筑基本上多是清代遗留下来的,民国时期的居其次,新中国成立后就基本不按此建房了,可能再过20年,想要找典型的昆明“一颗印”式民居建筑,就只能通过图片、博物馆展览了。

一颗印式民居是由汉、彝先民共同创造,最早在昆明地区流行起来的“特色品牌”,一颗印式民居的基本规则为“三间两耳倒八尺”。平面近乎正方形,正房三间两层,较高一些,两厢为耳房,耳房就矮一些,这样就组成四合院,中间为一小天井,门廊又称倒座,进深为八尺,所以叫“倒八尺”,整体方形如印章,故称“一颗印”式。

在一颗印中,正房三间的底层中央一间多作客堂,为接待客人用,左右为主人卧室,耳房底层为厨房和猪、马牲畜栏圈,楼上正房中间为祭祀祖宗的祖堂或者是诵经供佛的佛堂,其余房间供住人和储存农作物等。

曾经昆明大街小巷都能见到的“一颗印”,已经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或许在城郊、乡下才能更多地见到这最具有昆明味道的民居建筑。而在市区,昆明老街则是凤毛麟角的几个还能见到“一颗印”的地方。

说到“一颗印”式民居建筑,因其建筑院落平面整个呈近乎方形布置,如中国传统之印章,故而冠以其文化意义,用较能表现中国文化传承的印章名称形象的命名。在对沙朗桃园村的“一颗印”式民居建筑进行调查时,其村民均称其祖辈是南京柳树湾高石坎人,是明时随沐英到云南的。

昆明地区的“一颗印”式民居建筑“三间四耳倒八尺”的格局,基本上符合北方庭院式建筑的形式。其纵向布局,左右厢房对称,正房与前面的“倒八尺”前后呼应,正房与厢房高低错落,整个廊形成内部串联,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独立空间。这种建筑的布局方式,很适合古代社会昆明汉族居民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各种生活要求。

再有“一颗印”式民居建筑平面布局基本呈方形,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崇“方”的思想观,所以说昆明地区“一颗印”式民居建筑,是内地汉族南迁后将中原的传统建筑文化传播到滇池地区,并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结合起来,而建造的具有昆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

汉族的这种“一颗印”式民居建筑,在时光的长河中,渐渐还影响到了生活在周边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如生活在昆明沙朗等地白族所建的民居建筑。

谈到昆明“一颗印”式民居建筑的形成年代,有众多的说法,一是唐宋时期,昆明从唐人(内地汉人)到昆明开始,即有了“一颗印”式民居建筑。二是元代来的军民所建。三是明朝初年,傅友德、蓝玉、沐英带兵征服

云南时期,其中有一批从北方来的随军工匠,为明军所建的房屋就是“一颗印”式建筑。四是清初吴三桂进军云南,带来了大批的工匠开始建造“一颗印”式建筑。

带着种种疑问,通过对昆明周边现存的“一颗印”式民居建筑进行调查,我们认为,“一颗印”式民居建筑应该是从明代开始,在汉民族的四合院建筑基础上开始演变,一直到清代早期,才逐渐形成了“三间四耳倒八尺”的基本格局和形制,而后成为一种建筑模式,即昆明地区“一颗印”式民居建筑的形成始于明,成熟定型于清早期。

一颗印里的天井

通过对昆明地区“一颗印”式民居建筑的调查发现,天井作为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受重视程度,往往跟建筑的科学合理布局紧密相连,其建筑形制可以观天井而知。也就是说,只要知道天井的大小,反过来就可以计算出建筑的平面布局模式了。天井通常是方形的,四周有围合建筑物,但昆明地区“一颗印”式民居建筑的天井多为纵向长方形,并不是方方正正的,这和建筑结构构成有很大关系。

一颗印里的瓦当

昆明地区“一颗印”式民居建筑的瓦当图案多为花草纹,几何纹,动物纹、汉字纹、回纹等。瓦当是屋面上覆盖瓦缝的筒瓦其最下面一块圆形的端头装饰,也称“勾头”。据考古调查资料显示,瓦当早在西周晚期就出现了,到秦汉时已很常见。到隋唐时期,其纹饰图案已较为丰富。明清时,瓦当艺术继承了前人的多数图案,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了许多新的图案,作为各地建筑中瓦当图案又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近现代名人与一颗印

抗战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国内知名高校南迁昆明。成立了闻名世界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0年,为躲避日机轰炸,闻一多和华罗庚两家人先后在大普吉陈家营杨家宅院内居住,这是一排联排式典型的“一颗印”式民居建筑,三院主人为亲弟兄,昆明周边常见联体式“一颗印”式建筑,有双联式、三联式两种。

双联式“一颗印”式民居建筑

三联式“一颗印”式民居建筑

司家营位于龙头街,抗战时期,居住着许多西南联大师生,闻一多一家于1941年10月初经陈梦家介绍,从谷堆村搬到司家营村一所才建好的一院“一颗印”式民居建筑内居住,房东姓司。二楼正房为闻一多办公室,因条件艰苦,闻一多用裁缝的大案板做书桌,后墙的书架上,堆满了从大普吉清华图书馆运来的书籍,其家人住二楼右侧厢房,朱自清住二楼左侧厢房,闻一多先生则一直住到抗日战争胜利。

可以说,昆明的“一颗印”式建筑中,居住过众多的普通百姓,同时也居住过我国最杰出的科学家、著名教授、文化名人等社会名流,许多研究成果就是在这普通而奇特的建筑中完成的,从这点来说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一颗印”无论是在山区、平坝、城镇、村寨都宜修建。可单幢,也可联幢,可豪华,也能简朴,千百年来是云南地区最普遍、最温馨的平民住宅,随着城市的改扩建,一颗印式的昆明古民居建筑,已经越来越少……

 

图文来源《一颗印——昆明地区民居建筑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