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露营、飞盘、自行车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沉迷“苦行僧”一般的徒步登山,用六七个小时的时间,带着满身的泥土和野草气息,完成一次呼朋唤友的远足。近年来,徒步热潮不断升温,无论是在城市公园还是在郊外山林,越来越多的徒步爱好者们都在寻找与自然亲近的体验。
陶建雄带领游客进行溯溪挑战。前行户外供图
2017年,陶建雄开始逐渐接触到旅游行业。“我们家最开始是做地接的,后来慢慢开始做起了乡村游,2022年3月成立了公司,专门做基诺山雨林徒步线路的开发和运营。”从最初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发展到如今80多人的专业团队,从业人员也完成了从单纯的向导到游学导师,再进阶为研学导师的转变,脱胎于乡村人文风情的特色旅游,逐渐具备了更多的文化传承特质。
从空中俯瞰基诺山乡新司土村委会巴飘村民小组
陶建雄家住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乡新司土村委会巴飘村民小组,一个绿荫苍翠的基诺族村寨。在这里,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硬化路穿村而过,一栋栋房屋错落有致,掩映在百花争艳的绿意之中。美食、装饰、壁画、民居……关于基诺族的文化元素无处不在。
基诺风味野餐。前行户外供图
凭借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巴飘村走起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挖掘基诺族民间故事、民族工艺等,把产品变商品、民居变民宿、村寨变景点。2019年,陶建雄借助巴飘村距离景洪城区较近的优势,开始利用村集体的林地,带头发展徒步旅游。同时,把基诺族的生产生活文化融入到徒步路线当中。
陶建雄带领游客开展雨林徒步游。前行户外供图
“我本身是一个喜欢自由、崇尚自然的人,2013年退伍回来工作了几年后,我发现还是更爱生我养我的大山,也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基诺族、爱上基诺山,就决定辞职回家做乡村旅游。”陶建雄说,起初,自己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商量着开辟了一条雨林徒步游线路,大家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培训之后,把自己从小在山里看见的、玩过的、学到的东西融入到了徒步游线路中。“高空秋千、射箭、石头彩绘、动植物科普、基诺民俗故事、基诺风味野餐等,让游客在研学中感受原汁原味的基诺民族风情和原生态的雨林风光。”
基诺山的雨林里,随处可见巨大的板根,还有滴水叶尖、老树生花、寄生附生现象等奇观及遮天蔽日的高大乔木。走进这里,就像走进了热带雨林“博物馆”。这些自然赋予的神奇景观,为雨林深处的徒步之旅增添了无限野趣。步移景异,山水林溪之间,处处是自在。
游客在基诺山雨林徒步。前行户外供图
“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这首由杨绛先生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仿佛就是这雨林探秘之旅的写照——人们走进丛林,感受生命的脉动,也为当地的基诺族群众带来了更多就业创收的机会。
游客在基诺山雨林徒步。前行户外供图
如今的巴飘村,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是这个徒步游团队的一员,每月可增收4000元左右。村内也开办起了多家农家乐、民宿和小卖部,村集体收入每月可增加2万到3万元。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民族文化优势,巴飘村探索出了一条橡胶、茶叶、水果等一产和民宿餐饮、徒步旅游等三产同步发展的致富路径,这一成功经验也逐步复制到基诺山乡其他村寨。据了解,目前,基诺山乡共制定开发了22条“雨林徒步”线路,节假日期间,每条线路日均接待游客50人左右,接待人数最多时超百人。
游客在基诺山雨林徒步。前行户外供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经验总结,在新时代有了新的注解,基诺山漫山遍野的绿色资源,正在逐步成为基诺族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宝藏”。
来源:云南学习平台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及时联系我们删除